2025網紅行銷報告:Z世代「社交購物」3大趨勢 下單全靠網紅推坑

2025網紅行銷報告:Z世代「社交購物」3大趨勢 下單全靠網紅推坑

根據最新數據報告,2025年的Z世代社交購物潮全面靠網紅推坑,不但改寫了品牌行銷邏輯,也讓「網紅開箱」成為關鍵信任資產,這篇文章帶你看懂網紅行銷 3 大趨勢。

如果你還覺得「找網紅合作」只是品牌行銷的加分選項,那你可能還停留在2020年。

現在的 Z 世代消費者,早就不看電視、不信廣告,一切購物靈感都來自於「誰在分享」。演算法推薦什麼、網紅開箱什麼,就決定他們想不想買。

根據市調機構 Global Web Index(GWI) 的調查,高達 96% 的 Z 世代在購物前會上社群平台查資料,包括搜尋評價、比較選項與觀看開箱影片。這一代的購物模式,早已從「主動搜尋」變成「社群滑到 → 被說服 → 馬上下單」。

社交平台早已不是輔助曝光的管道,而是決定「誰能把東西賣出去」的決勝戰場。尤其 2025 年以來,Z 世代的主導地位,讓「網紅行銷」正式成為品牌出海、社群營銷的關鍵武器。

滑手機就像逛街?Z世代靠網紅種草下單

你以為大家還會主動去Google找東西?錯了,現在的Z世代消費起點不是「我需要什麼」,而是「我在滑的時候看到什麼」。根據 GWI 的數據,有 56% 的 Z 世代是在社群媒體上「無意間」看到產品後產生興趣、進一步下單。TikTok 推薦影片、Instagram 穿搭照、YouTube 網紅的生活開箱,都是他們日常「逛街」的方式。

而另一個民調公司 Influencer Marketing Hub 的數據顯示,有 31% 的社群用戶偏好透過網紅來認識新產品,其中,Z 世代消費者有此偏好的比例更高,43% 的人都喜歡藉由網紅作為產品發現管道。

在 TikTok 或Instagram 等社群平台中,演算法的核心邏輯就是「你可能會喜歡」,再透過網紅內容進入用戶的興趣圖譜。這也是為什麼,海外網紅行銷已經從站內帶貨演變為「內容心智種草」和「平台推薦引導」的雙重策略。因此,網紅行銷是一個有效在社群上發揮影響力的解決方案,特別是對於想瞄準Z世代受眾的品牌而言。

Z世代「社交購物」3大趨勢  下單全靠網紅推坑
Z世代社交購物3大趨勢 下單全靠網紅推坑

比廣告還有效?Z世代更信網紅開箱分享

Z世代不只是「買」,他們更在意「誰推薦、怎麼推薦」。相較於品牌硬廣,他們更相信「像我一樣的人」的真實使用體驗。

根據 GWI 的報告,有72% 的 Z 世代比起品牌廣告,更相信 KOL、部落客、或一般用戶的開箱與使用分享。這也是近年來 UGC(使用者生成內容)與 KOC(素人意見領袖) 被大量運用的原因。

Z世代信任這些「看起來像一般人」的推薦,甚至主動搜尋「某產品評價」、「某品牌開箱」等內容來做決策。品牌與其花大錢做形象廣告,不如佈局一套「可信的內容矩陣」:開箱、對比、實測、日常使用情境,把內容做到像是來自使用者口中說出的經驗,效果反而更好。

決策鏈拉長,Z世代重複看到才買單

Z 世代雖然常常一滑就買,但也不是沒有理性。他們在高單價商品(如 3C、家電、美妝)面前,仍會「考慮幾天、再滑一次、再想一下」。數據指出,有 68% 的 Z 世代在第一次看到產品後不會立刻購買,而是要重複看到 2–3 次相關內容後才會做決定

這也是為什麼「重複曝光機制」變得至關重要。聰明的品牌會透過:

  • 同一支網紅影片,多平台反覆曝光
  • 投放社群廣告,強化記憶點
  • 將紅人內容嵌入電商頁面,建立「社群社證」

打造「內容再出現」的連續行銷流程,才是轉換 Z 世代消費者的王道。

唄粉最後說幾句

網紅的影響力,真的比你想像的還要多。從不經意滑到的影片,到實際下單,Z 世代的購物決策已經完全「內容化」。誰能說出動人又可信的故事,誰就能成為新一代購物引擎。

根據統計,2025年品牌投入網紅行銷的預算將逼近百億美元。這不再只是美妝或快時尚產業的行銷選擇,而是每個想搶占社群市場的品牌,都不能錯過的一塊大餅。

下一篇,我們就要來聊聊:各大產業怎麼搶食這塊「網紅大餅」?怎樣的內容最吸引受眾買單?

延伸閱讀

IG排版強迫症必看!重新調整貼文順序,這招真的太好用 👉有貼文順序強迫症?一招教你重新排版。

粉專被封怎麼辦?創辦人黃睿麒教你如何救回被停權的社群帳號 👉 帳號被誤鎖沒人理?唄粉創辦人親自分享救回粉專的實戰方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