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數: 45

你以為大家滑社群都在看美食貓貓?錯!有人是為了追星,有人只想「偷看前任」,有人甚至一天滑超過 15 小時,完全停不下來!這次「唄粉Tag U」走上街頭,直接揭開年輕人最真實的社群使用習慣,答案比你想像還要誇張、還要「真心」!
本文目錄
IG、FB、YouTube:三大巨頭依然無可取代
你以為 TikTok、Threads 已經超越了傳統三巨頭?大錯特錯!街訪中,IG、FB、YouTube 還是被提及最多的必備選項。
很多受訪者第一句就秒回「IG」!不管是打卡、看帥哥美女、限動偷看,IG 永遠是年輕人心中的寶座;不過別急著覺得 FB 老人味十足,實際上有不少人還是每天開 FB,特別是看新聞、追蹤社團、偷瞄朋友的八卦動態;YouTube 則是陪吃飯、學習、被演算法推著看各種奇怪影片的萬用選手,有人甚至說「YouTube是他睡前的必備儀式」。
Threads、小紅書雖然有上榜,但多是「補充娛樂用」。
追星、朋友限動、貓狗影片,永遠看不膩
很多人提到最愛看的內容,前三名一定有「追星」、「朋友日常」和「寵物影片」。不論是看韓星演唱會紀錄,還是追蹤朋友近況,大家都在社群裡找連結感;還有人一天到晚看狗狗貓貓,直接療癒一整天!
這些都證明,社群平台已經不只是消遣,還是我們的快樂來源、生活靈感。
政治、仇恨文、渣男文 看到秒滑走
最討厭什麼內容?答案一面倒:政治文、過度煽情的仇恨貼、或是滿滿炫耀的「渣男妹曬幸福」文,大家都想立刻滑走,眼不見為淨。有受訪者表示:「看到政治嘴砲文我會瞬間心情壞掉,直接退出 app。」
這種「瞬間爆炸型情緒」內容,雖然演算法很愛,但大多數人都不想被情緒勒索,寧願看動物翻跟斗也不想被政治洗腦。一滑到充滿負能量、情緒對立或攻擊性的內容,會立刻關掉、甚至直接按「不感興趣」。
受訪者也說到,演算法總是想讓我們陷入爭議漩渦,結果不知不覺就被情緒帶著走,超心累!
大家都希望社群能多一點可愛貓狗,少一點紛爭吵鬧,畢竟快樂滑滑才是正道~
一天滑幾小時?有人竟然衝到 15 小時!
「我只有上課通勤才滑」VS「從早滑到晚,中間只休息吃飯睡覺」——街訪現場直接上演兩種人生。
這次街訪最驚人的數據之一,就是「每天滑社群的時間」。有人很自律地說「一天只滑 30 分鐘」,但也有人坦言「每天至少 9 小時以上,最高紀錄 15 小時!」,根本「社群永動機」。
很多人通勤、午休、排隊、睡前都在滑,還有人直言「除了吃飯跟睡覺,其他時間幾乎都在滑社群,滑到手都痠了還是停不下來」,直接證明演算法真的有夠恐怖,抓住人性的每一秒空閒。
不管是哪種,其實大家都不約而同把「滑社群」當作生活必備儀式,像是精神小點心,也像空虛的填補劑,滑完又更想滑。
追蹤、退追、偷看,暗黑小心思大爆料
「你最近有偷看誰的頁面?」這題一出,大家表情瞬間變得超有戲。
有些人坦承會「默默觀察」前任、暗戀對象或同學的動態,有人甚至會看「競爭對手」或「朋友朋友」的限動,一邊笑說「我真的不會按讚,但就是會看」。還有人因為看到某位 KOL 太多業配決定退追;還有人說「直接封鎖,乾淨俐落」。
退追也是學問,有人因為「內容越來越無聊」,有人則因為「個人價值觀不同」。這些微妙的社群互動,讓我們見證了每個人心裡的小劇場,簡直比八點檔還精彩!
唄粉觀察|我們從街訪中發現…
這次街訪讓我們再次看到,大家對社群的依賴早就超過想像,不只是打發時間,而是影響到情緒、關係、甚至價值觀。
大家一邊抱怨被演算法控制,一邊卻停不下來滑,就是最真實的矛盾。
「唄粉Tag U」想提醒每個人,社群很好玩、很上癮,但記得偶爾也要回頭想想,哪些是你真的想看的,哪些只是被推送的「情緒陷阱」。
那麼,看完這篇文章後,你還會一口氣滑到 3 小時後才發現天黑了嗎?
想看更多街訪真心話、社群秘辛?
👉 追蹤唄粉Tag U YouTube 頻道 — 每週最新街訪企劃,笑到嘴軟!
👉 追蹤唄粉Tag U Instagram — 幕後花絮、限動互動搶先看!
👉 追蹤唄粉 Facebook 粉專 — 精選影片、社群觀察文章一次收齊!
你還在偷偷滑別人的限動、偷看前任頁面嗎?
快加入我們,社群小心思、街訪大爆料,第一手八卦消息都在這裡!